近日,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出席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八届世界水论坛时,重点介绍了中国在水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外重申了我国兑现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的决心。
周学文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安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治理,采取了严格控制流域开发强度,保证河湖基本生态水量,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行河长湖长制,加强生态脆弱地区综合治理,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等一系列措施。他说,“中国政府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具体包括:消除贫困;消除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廉价和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缩小差距;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
其中,涉水目标在全部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位列第六位,即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可见,水安全是覆盖全世界范畴且事关全人类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围绕于此,我国又将采取何种举措确保涉水目标的兑现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周学文在出席此次论坛期间,在部长级全体会议上发言中还介绍了中国在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方面的实践,一是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用水总量微增长;二是促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通过骨干工程联合调度,统筹配置流域水资源,坚持城乡统筹,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五年来解决2.5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三是推动水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生态用水纳入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和管理,合理安排重要河湖、湿地基本生态需求,营造美好水生态环境。
不难发现,兑现可持续发展议程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的目标,我国已经着手围绕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开展了综合、全面、立体的整治工作,其中,被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2015年4月发布实施以来,相关措施的确按照计划有序实施,无论是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投入,还是水源项目的集中整治,都彰显了行动计划以及措施投入的立竿见影。
而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围绕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立也早已明确,内容涉及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推动建立流域性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流域区域联合治污协作机制;加强科技创新,科学防控水体有毒有害污染物等一系列举措。
即便相关工作的推进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且工作成效也已体现在了相关水环境的改善之上,但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我国严峻的水污染形势而言,后续工作仍任重道远。现阶段,防治水污染在我国已被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而被置于重要地位并备受各界关注。
特别是,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现状正亟须通过加快一系列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的落地加以应对,显然,水污染形势早已迫在眉睫,治理更是刻不容缓,在记者看来,治理水污染必须加快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要以解决北方资源型缺水、南方水质型缺水为契机,将水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摆在突出的位置,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水的利用率,不惜一切代价实施好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要求,同时通过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对水污染防治形成长久可用且有效的监管机制,如此,才能确保我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的承诺早日兑现。
(来源:水利部网站)